臺 北 故 宮 書 畫 院【官 网】

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,将枯笔用到极致,书法线条枯而不燥

来源: 作者:台北故宫书画院

出生于1941年的张海,现在已经年逾古稀,但作为曾经的中国书协主席、现在的中国书协名誉主席,他在书法上依旧探索不止。张海擅长多种书体,并形成了独特的个人书法面貌。虽说他的书法并非尽善尽美,但仍有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。

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,将枯笔用到极致,书法线条枯而不燥(图1)

张海

看张海先生的书法作品,除了少数作品的墨色比较润泽以外,大多数作品出现了较大篇幅的枯笔,并且在楷、行、篆、隶四种书体中普遍存在,因此,枯笔成为张海先生书法语言的重要元素。

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,将枯笔用到极致,书法线条枯而不燥(图2)

张海书法

张海先生年近古稀,他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出了“代表作意识”“呼唤时代经典大家”“一厘米论”,并以极大的热情进行了书法创作上积极有效的探索,枯笔便是他探索的重点之一。

综观张海先生作品中的枯笔,我以为大致上可分为四种:

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,将枯笔用到极致,书法线条枯而不燥(图3)

张海书法

01一是聚锋枯笔。

就是在墨汁将干的情况下写出,这种枯笔往往表现为铺开的笔毛比较密集、比较均匀地作用于纸面,使写出的枯笔丝丝入纸。

古代书家如米芾、杨维桢精于此种表现,均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书法干墨枯笔遗产。可以说,这也是古代书家和现代书家表现最多的枯笔。在张海的作品中,我们可以看到类似枯笔的表达方法。

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,将枯笔用到极致,书法线条枯而不燥(图4)

张海书法

02二是散锋枯笔。

我们在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中发现“群”字有笔锋开叉的情况存在,但王羲之只是偶尔为之。张海的开叉枯笔是否得力于此,我不得而知。但张海先生对于开叉散锋枯笔却一往情深,他用的毛笔大多为长锋笔,而且有些笔又长又细又硬,他的作品的字号大多为大字。

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,将枯笔用到极致,书法线条枯而不燥(图5)

张海书法

所以,在他的笔下,开叉后的笔锋有时分为两股,有时分为三股、四股甚至更多股;有时是均匀分开的两股笔锋写完一个甚至几个完整的字,让人产生如两股笔锋“叠写”的视觉效果;有时是不均匀分开的两股笔锋作用于纸面后呈现一边粗、一边细的线条效果;有时是先开叉后合拢,有时是先合拢后开叉。

短点的表达往往是开叉的毛笔一开到底。在多股开叉的枯笔中,有一种开叉法引起我们的注意,多股散开的笔锋表达着一个完整的笔画,让人产生远观笔画形状清晰、近察笔画形状模糊的欣赏美感。

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,将枯笔用到极致,书法线条枯而不燥(图6)

张海书法

03三是湿墨枯笔。

在张海先生的作品中,我们发现他用的纸张是纯一色的素白,没有黄、红、蓝、洒金、泥金等纸张的出现,他在作品上所盖的印章也不多,一般是一方起首章,两方姓名章。在当代重视书法形式的大潮中,这样的选择方式,似乎有点出人意料,因为,纸张和印章略显“单调”了。

但张海却有自己的一番理解,他认为素白的纸更能体现笔与纸的关系,更能锻炼和体现书法家挥毫控笔的能力。我想这是在用笔和章法效果上的自我设障、自我造险。

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,将枯笔用到极致,书法线条枯而不燥(图7)

张海书法

设障和造险表明书家的勇气,能否跨越障碍、破除险境,需要书家过人的能力。从张海先生的枯笔中,我们看到细细的笔丝仍然具有很强的“抓纸力”,不会出现一滑而过的浮软之病,足见他的功力。

从作品的通篇来看,我们觉得它的形式感仍然非常强,这种感觉源于张海的湿墨枯笔。在墨汁很多、很湿的情况下,出现一笔枯,一笔湿,一部分枯,一部分湿,枯枯湿湿,枯湿交融的笔墨效果。我以为这种枯笔比上述的两种枯笔难度更高。

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,将枯笔用到极致,书法线条枯而不燥(图8)

张海书法

04四是一笔书枯笔。

张海写过一幅长246cm、宽59cm的草书条幅,整幅作品中,正文包括落款共59字。这幅作品,张海先生只蘸了一次墨,从第一个字写到最后一个字,一挥而就。

连续大枯的字至少出现了40多个,而且笔道交代清晰,墨色过渡自然。这不得不让人惊叹张海先生高超的运笔、控毫能力。

原中国书协主席张海,将枯笔用到极致,书法线条枯而不燥(图9)

张海书法

05结语

张海无论是在书法组织工作,还是在书法创作上,都展现出一位书法家积极进取的一面。本文所论述的“枯笔”只是他在书法创作的一个比较突出的点,其实关于他的书法,还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,留待以后再详加分析。

文:潘善助